释题
《饮酒二十首》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。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,以饱含忧愤的笔触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、对现实、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,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,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。组诗以酒寄意,诗酒结合,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,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。
梁昭明太子《陶渊明集·序》云:“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。吾观其意不在酒,亦寄酒为迹焉。”
陶渊明所处的时代,又是晋宋变易的时候:政治上是“巨猾肆威暴,钦䲹违帝旨”(《读山海经》第十一首。);社会上是“间阎懈廉退之节,市朝驱易进之心”(《感士不遇赋》序);一般士人是“终日驰车走,不见所问津”(《饮酒诗》第二十首);那么渊明白己呢,只有叹气饮酒了。(王瑶《对话鲁迅》)
《饮酒诗》第十四首云:“不觉知有我,安知物为贵。悠悠迷所留,酒中有深味。”第七首云:“一觞虽独进,杯尽壶自倾。日人群动息,归鸟趋林鸣。啸傲东轩下,聊复得此生。”这和竹林名士一样,是用酒来追求和享受一个“真”的境界的,所谓形神相亲的胜地。
陶渊明,把酒和诗密切地连了起来,却确乎是件不平常的事情;对于后来的影响很大。像唐朝的很多诗人,特别是李太白,我们念他们的诗,自然会想到陶渊明。
关于陶渊明
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颂其诗,读其书,不知其人﹐可乎?是以论其世也”细读作品,要了解陶渊明生平。
陶渊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。
在教材中的几个关键词句:不慕名利,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,清新疏淡。
初读诗歌,熟读成诵
一读《饮酒》,圈画自己弄不准的字音和弄不准的词句。
二读《饮酒》,结合课下注释,读清字的读音、诗句的节拍及重音。
三读《饮酒》,这是五言诗,朗读时按二/三结构。语调、语气、节奏要好好体悟。
带着问题读诗,理解诗歌内容
思考1:作者把房屋建造在人们聚居的地方,过起了隐居的生活,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,这是为什么?
作者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“心远地自偏”,怎么理解呢?作者的心已经远离了世俗名利、内心非常平静,所以觉得自己的住处很僻静了。
“车马喧”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,而应指“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”。“而无车马喧”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,看淡了权力、地位、财富、荣誉之类了。
思考2:没有车马喧嚣的声音,作者在自己居住的环境中过着怎样的生活。他的所见所感是什么?
①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
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,时俯时仰,“采菊东篱下”是一俯,“悠然见南山”是一仰,在“采菊东篱下”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,目光恰与南山(庐山)相会。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,合成物我两忘的“无我之境”,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、淡泊,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,意境宁静清远。
②“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”
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,若有若无,缭绕于峰际;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,归隐山林。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,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,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。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,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。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,意境体宁静恬淡。
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”
这四句是写景名句。王世贞在《古学千金谱》中说:“山花人鸟,偶然相对,二片化机,天真自然,既无名象,不落言筌,其谁辨之?”人和自然融为一体,相得益彰,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。
思考3:作者悟到此中的真意是什么呢?为什么作者说没有什么可辨呢?
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,要远离名利纷争、自得其乐,洁身自好,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,不需要用语言去辨。达到了物我两忘、悠然自得的境界。
赏读课文
悠然“见”南山,还是悠然“望”南山。【参见教材 15页】你更同意谁的说法?
【参考】“见”字好。“见”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,未留心、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“悠然”情态,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、淡泊,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,自然真切。或:“望”字好。“望”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,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,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,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