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大诗人王维,不但善于写诗,画也画得特别好。他写得最好的是田园诗,画得最好的是山水画。在他的诗和画中,山水、竹林、溪水、松柏,无一不活灵活现,云好像能飘起来,水好像能淌出来,给人以身临其境、神清气爽的感觉,北宋文学家苏轼称他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
王维将宁静美丽的田园生活作为内心的寄托,这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。王维早年丧父,母亲是虔(qián)诚的佛教居士,这对他后来吃斋修佛影响极大。加上他生活坎坷,年少时虽然当了官但被牵连受贬,甚至下狱,后来逐渐看淡红尘,喜欢过隐居生活。
隐居中他经常登山拜寺、求道问禅。有时沿着羊肠险道,曲折盘旋地向上攀登,看着奇峰指天,头上怪石摇摇欲坠,听着瀑布鸣泉吼声如雷、喷涌而出。有时与山中禅师同行会碰到捡栗子的猴子,回家时与松间筑巢的仙鹤打个照面。他走过的小桥是倒下的大树架成的,住处的栅栏就用大树上垂下的藤蔓随手拴起来就成了。回到家来,石门一闭,安心打坐,等到下次再开石门一看,门外的青草已生得很茂盛了。
艺术来源于生活,生活来源自观察。长期山林生活的陶冶,使他对田园山水景色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洞察力。他在«山居秋暝»一诗中,这样描绘画面般的山中夜景: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意思是:“一场雨过后,青山特别明朗ꎻ秋天的傍晚,天气格外凉爽。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,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。”这样细腻的描写,没有多年的观察和感悟是写不出来的。
在隐居生活中,王维无时无刻不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,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。他会攀爬到很高的山上,眺望深深的竹林后面神秘的石洞;在万籁俱寂的晚上聆听远处山泉发出的淙(cónɡ)淙流水声;甚至去悬崖峭壁上听着老虎的叫声而枕席安眠……他热爱自然,也用心向自然学习,可以说,自然成就了王维在诗画上的巨大成就。
王维对于自己在诗画上的极高成就并不看重,只是轻描淡写地解释道:“我多世以来都是诗文的专家,而前一世是个画家,由于这些老习惯没有改得掉,所以今生今世又被世人发现了。”
内容来源:《中华经典故事:中华学习故事》中华书局出版